top of page

│簡介

 

募資者又稱為提案者,他們到募資平台上提出專案、說明欲執行的構想和理念。群眾募資平台是連接大眾和募資者的橋樑,主要透過網際網路展示專案,向提案者收取一定利率的手續費以支持平台營運(註1)。根據收費方式可分為:KIA(Keep-It-All)與AON(All-Or-Nothing)。在KIA模式下,無論是否達到設定的募資目標,提案者都會獲得贊助金額。

而在AON模式中,若期限內沒有達到募資目標,所有的資金將會退還給贊助者。除了收費方式不同,募資平台亦可根據專案性質和接觸群眾規模分類。其中群眾又稱為贊助者、支持者,以金錢(註2)支持平台上喜歡的專案。而依上述之分類,接觸群眾規模較廣、展示各式各樣不同專案的募資平台稱為綜合性平台,如美國Kickstarter與台灣的flyingV、群募貝果。然而由於客群相對分散,提案者需投入相當大的功夫才能在眾多專案脫穎而出。因此特定取向型募資平台特色在於展示特定類型的專案,如台灣文創取向的嘖嘖或是美國的Plum Alley鎖定女性創業者為提案者。平台性質並無優劣之分,選擇適合的平台才是提案的關鍵。

2012年,Kickstarter上由Pebble發起的E-Paper Watch,在37天內募得一千多萬美金。

│結語

 

募資平台是夢想成真的道路,然而募資的過程中,提案者、平台與贊助者都有各自必須面對的選擇與挑戰。不過可以確信的是,他們並不會停下腳步,因為未來募資產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
淺談募資與群眾募資平台

贊助回饋示意圖,以flyingV為例。

(圖片來源: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5/03/31/flyingv/)

│募資平台中的行銷

 

在募資平台中,除了吸引人的產品和計劃,行銷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影片和文案是贊助者對於專案的第一印象,如何透過它們訴說一個好故事是每個專案的必修課。而募資平台外則有更多種類的行銷方式,例如廣告投放、新聞報導、社群行銷等。其中獲得的社群資料可以和贊助人資料、廣告投放狀況等一同進入資料庫,進行統計分析,進而調整專案,這便是運用資料庫行銷的概念。綜合以上利用各種傳播工具行銷的方式,則稱為整合行銷。

 

此外,「顧客參與」一直都是募資的中心概念。提案者的行銷目的是要讓贊助者覺得自已在做一件很酷的事,創造回饋品以外的價值。有時活動行銷更能提高「顧客參與」,因此可以看到專案以活動為回饋項目,如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中的農村打工體驗。對於提案者來說,募資平台不只是募集資金的場所,更是測試產品好感度和提供預購的媒介。而在平台提案本身就是一種行銷方式,既能增加曝光度,也有機會接觸到新客群,而成功的募資結果更是向贊助者證明實力的證據。

 

│實際案例

 

近年來世界各地颳起了募資旋風。全球的專案類型以遊戲、科技、設計類居多,知名案例如美國Kickstarter上由Pebble發起的E-Paper Watch,採用電子紙作為螢幕材料,強調多功能、客製化的特色。E-Paper Watch刷新當時Kickstarter史上最高金額的募捐。與全球相比,台灣的專案類型以社會運動專案最具特色。例如flyingV 的太陽花學運募資專案欲買下《紐約時報》頭版廣告,不到三小時即達成633萬元的集資目標,也打破了台灣募資的最快紀錄。台灣自2011年起募資平台陸續成立,群眾集資案件和金額大幅成長,四年間贊助者約為 35 萬人,相較於1,000 萬網路購物用戶,仍有非常大的潛在客群與發展空間(註3)。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專案挑戰國外集資,而具地域性的議題專案則走向本土化。

2014年,太陽花學運在flyingV募資,欲買下《紐約時報》頭版廣告。

不到三小時即達成633萬元的集資目標,打破台灣募資的最快紀錄。

註1:目前亦有少數募資平台不收取手續費,以公益性質居多,如台灣的RED TURTLE、NPOchannel 公益平臺、度度客dodoker。

註2:募資平台的種類和運作模式非常多元,亦有平台募物、募人,但大部分的募資平台仍以募錢為主,亦是本篇主要的討論對象。

註3:資料來源:https://annual-report.crowdwatch.tw/2015(貝殼放大臺灣群眾集資報告)

bottom of page